他筹集了足够的资金买下了派克公司接着立即着手重新塑造派克钢笔
他筹集了足够的资金,买下了派克公司,接着立即着手重新塑造派克钢笔的形象,突出其高雅、精美和耐用的特性,使它从一种大众化的实用品变成一种显示高贵社会地位的象征。循着这样的设计定位,他采取了两项战略措施。
首先是削减派克钢笔的产量,同时将原来的销售价格提高30%。其次是增加广告预算,加强宣传以提高派克钢笔作为社会地位象征物品的知名度。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派克公司做了两件闻名于世的创举。
英国女王是英联邦的元首,其所有用品无不显示其地位的高贵,因此其用品的商标及生产厂家也跟着打上了高贵的烙印。马科利深知这一点,他煞费心机,再三努力,让派克钢笔获得了伊丽莎白二世御用笔的资格。
者987年,美苏两国元首雷根和戈巴契夫签订了限制核武器的协定。事隔不到3天,派克公司透过广告大肆宣扬:“笔杆的力量胜过刀枪!”这里所说的笔杆当然是指两国领袖签字用的笔,正是“特制的银质75型派克钢笔”。
方向正确,措施得力,马科利的战略目标实现了。者989年,派克钢笔又一次提高了售价。
以实用为标志的老式派克钢笔没落了,老派克公司也因此不复存在;新的派克钢笔却以炫耀、装饰为标志的形式“还魂”了,派克公司也随之新生。
几乎任何产品和企业都有它的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抓住时机,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使它们在衰落时能通过“借尸还魂”而新生,往往能获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利用对敌方不利的天时、地理环境困扰敌人,用人为的谋略引诱敌人。主动进攻有危险,诱敌来攻则有利。
兵书曰:“下政攻城。”若攻坚,则自取败亡矣。敌既得地利,则不可争其地。且敌有主而势大:有主,则非利不来趋;势大,则非天人合用,不能胜。汉末,羌率众数千,遮虞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乃发。羌闻之,乃分抄旁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军士各作两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发者,利诱之也;日夜兼进者,用天时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后汉书·虞诩》 《战略考·东汉》)
《孙子兵法》中说:“围城攻坚是最下策。”如果强行攻坚围城,就是自取灭亡。既然敌人已占据有利的地形条件,就不应该去强攻。何况敌人早有准备,力量处于优势。敌人居于有利地位,除非他认为有利可图,他是不会轻易离开有利阵地来进攻的;敌人处于优势,如果我方不利用天时地利等有利条件以引诱敌人,就无法取胜。
东汉末年,羌人首领统率数千兵马,在陈仓崤谷中阻挡虞诩行军。虞诩趁此公开宣称进军受阻,向朝廷上书请求援兵,等待援兵到来后再进军。羌人听到这一消息后,便信以为真,分散开各自去附近县城抢掠财物去了。虞诩便利用羌兵离开的时机,下令日夜兼程向前进军,每日疾行百余里。虞诩又命令军士驻军做饭时,每人做两个灶,并使灶的数量每日增加一倍。
羌人误以为援兵陆续到了,于是不敢追赶攻击他们,结果他们冲破了羌兵的封锁。虞诩宣称要等待援军到后再向前进军,就是故意让羌人误以为能利用援兵到来前的时间去大肆掠夺,也就是用利诱的方法将羌人调开了;他命令不分昼夜地急行军,就是要得到天时地利上的有利条件;加倍修灶,就是人为地制造援军陆续赶到的假象来迷惑敌人,使敌人误以为援兵已陆续赶到,不敢进攻了。